建筑信息模型技術讓房子“活”起來
來源:科技日報 作者:科技日報 更新于:2020-1-1 閱讀:
BIM是個什么鬼?
有人說它能防治城市內澇,有人說它能避免工程建設過程中的“錯漏碰缺”,有人說它是工程建設的DNA數據庫,更有人說它能讓房子“活”起來……
BIM賦予建筑物“數字生命”
BIM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即建筑信息模型技術,把原本用圖紙才能表達設計的建筑物,用三維模型動態展示。從設計、施工到運營、維護,甚至是改造、拆除,每一個數據都通過BIM保存下來,就仿佛人體中的DNA,精確組合、準確表達,并能通過數據挖掘、精細分析。擁有了這樣的數字DNA的建筑物就“活”起來了。
“在BIM時代,你擁有一個實體建筑的同時,你還擁有了一個虛擬建筑數據庫。”云建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巍認為,BIM使每個建筑物從“出生”開始就有了獨一無二的“基因圖譜”。
建筑物的所有信息通過數字技術被永久保留后,使用者可以通過“一鍵查詢”,全方位了解建筑物的“前世今生”和“外表內心”。而運維管理人員則可以通過“智能感知”立即定位問題、追溯緣由。“所有的結構構件、設備、管線以及之間的關系,都一目了然。房屋建成后要是某個地方漏水,就可以從BIM應用里迅速找到哪個環節出了問題。”北京云建信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吳大鵬介紹道。
BIM到底能干啥
在近日北京舉行的“工程建設BIM應用高峰論壇暨清華大學BIM成果轉化產品發布會”上,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建設事業部副總經理鄒東向記者介紹了BIM技術給建筑施工帶來的三大便利:“一是定點投放材料。二是制造工廠化。三是施工裝配化。”
BIM技術還能有效避免工程設計、施工過程中的“錯漏碰缺”,BIM技術將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在電腦上提前預演,其進度、質量、安全、成本、能耗等一覽無余,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都能提前預知、提前解決,從而大幅提高工程質量和效率、提升施工安全、減低成本和能耗。同時,施工方想借助改變施工計劃玩“價格貓膩”也玩不起來啦!
讓普通百姓更感興趣的是,BIM技術應用已向道路、橋梁、市政管網等基礎設施工程拓展,還能有效幫助預防和應對城市內澇。
“區域的降雨情況,降雨后的流向、積累情況等都可以通過BIM進行模擬分析和預警。”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李云貴認為BIM的一個重要價值就是模擬分析,“新建市政綜合管廊、地下管網時,應用BIM技術保留完整數據,對運行管理和風險防治有很高價值。”
工程建設全面邁向BIM時代
“BIM技術是工程建設領域的又一次革命。”中國圖學學會BIM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、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張建平教授認為,BIM將成為未來工程技術人員的“標配”技能。
在國家層面上,《2011—2015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》明確要求,“要加快建筑信息模型(BIM)等新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,推動信息化標準建設,形成一批信息技術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建筑企業”。
中國鐵路總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總工程師盛黎明介紹說:“BIM技術在設計協同上體現了最大的優勢,它能夠提高設計協同的效率。A數據發生變化,只需在BIM應用程序上一鍵操作,BCDE等變量也相應協調變化,以達到各部門協同作戰的效果。未來所有的工程都能先虛擬進行,再把虛擬完成的東西放在大地上,大大節約資源,提高工程的質量和效率。”
從國家體育場“鳥巢”到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,從上海中心到廣州地鐵,BIM技術在我國已經有許多成功的應用。
然而,任何一種新技術都有“成長的煩惱”。“缺乏健全完善的BIM應用標準規范,國產化BIM應用軟件不配套,引入的國外軟件又無法完全‘接地氣’,導致BIM的落地應用困難,難以體現BIM整體應用價值。”張建平教授坦言。
對于中國BIM技術的發展前景,張建平教授非常樂觀,“BIM技術賦予建筑物‘生命和智慧’,這些‘活’起來的房子才會讓人更安全、更環保、更舒適。”
上篇:
下篇: